首页

玩奴视频在线观看-百度

时间:2025-05-28 18:11:52 作者:生态环境部:目前已建成生态工业园区73家,其中43家为国家级经开区 浏览量:94452

  中新网5月27日电 在27日上午举行的国务院政策例行吹风会上,生态环境部科技与财务司司长王志斌介绍,生态环境部联合商务部、工业和信息化部持续推进生态工业园区建设,目前已建成生态工业园区73家,其中43家是国家级经开区。

5月27日,中国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在北京举行国务院政策例行吹风会,商务部副部长兼国际贸易谈判副代表凌激、生态环境部科技与财务司司长王志斌、商务部外国投资管理司司长朱冰、市场监管总局法规司司长彭新民介绍深化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改革创新有关举措,并答记者问。 中新社记者 杨可佳 摄

  王志斌表示,在减污降碳协同方面,生态环境部联合国家发展改革委等部门印发了《减污降碳协同增效实施方案》,推动产业园区减污降碳协同创新。2023年12月,发布了包括21个城市和43个产业园区的试点名单,其中有不少国家级经开区,像北京经开区、南通经开区、广州南沙经开区等都在这里面。这些地方开展减污降碳协同路径探索,积极创新管理制度。去年10月,生态环境部还联合中国人民银行等部门印发了《关于发挥绿色金融作用 服务美丽中国建设的意见》,支持城市和产业园区减污降碳协同创新试点,引导金融机构支持减污降碳等重点领域基础研究和关键核心技术攻关,提供资金助力。

  在促进绿色低碳发展方面,生态环境部着力推进清洁生产,推动形成绿色生产方式。生态环境部联合商务部、工业和信息化部持续推进生态工业园区建设,目前已建成生态工业园区73家,其中43家是国家级经开区。2023年度统计数据显示,73家生态工业园区创造了全国8.5%的工业增加值,而COD、氨氮、二氧化硫和氮氧化物排放量仅占全国工业排放的5.2%、4.0%、0.8%和1.3%,主要污染物排放强度比全国工业排放水平要低84%,固废综合利用率达到89%以上,在协同推进经济高质量发展和生态环境高水平保护方面取得了不错的成效。此外,生态环境部还以全过程污染预防为核心,积极推进重点企业清洁生产强制性审核,开展重点行业、工业园区整体清洁生产审核创新试点,筛选推广先进清洁生产技术,推动重点行业、园区和区域在节能、节水、节材、减污和降碳等方面不断进步,实现源头减量、过程减排、末端治理以及综合利用。

  在环评方面,生态环境部依法推进国家级经开区规划环评审查,2024年以来,已经审查了6家国家级经开区的规划环评,对规划提出了优化调整建议,目的就是让产业发展和生态环境保护能够协调起来。生态环境部进一步深化环境影响评价改革,选取了16家产业园区开展优化环评分类管理试点,其中4家是国家级经开区,组织制定完善试点园区环境准入清单,探索完善排污许可管理。

  王志斌强调,接下来,生态环境部会持续开展多领域多层次减污降碳协同创新试点,建立健全重点行业减污降碳协同标准体系。以发展新质生产力、推进新型工业化、促进减污降碳协同增效为目标,修订印发生态工业园区管理办法和标准,持续推动生态工业园区建设,进一步提升工业领域生态文明建设水平。做好国家级经开区规划环评的服务保障工作,支持有条件的经开区开展深化环境影响评价改革试点。

展开全文
相关文章
大风致断电数千亩水产养殖园陷危机 供电“陆空”救援挽损1.5亿元

具体而言,崔洪建认为,“中国是亚太国家,与周边国家都是搬不走的邻居,在历史和文化上和他们的联系比美国深厚得多,这是我们最大的优势。”

五一假期临近广州白云机场口岸出入境客流走高

“我认为新中领导人此次会晤成果中,最激动人心的是,新西兰国民将可免签入境中国,这一政策将极大便利新西兰人访华,极大地推动旅游业的繁荣,”欧百利如是说,“双方都认同,人文交流越频繁,合作机遇越丰富。”

浙江已培育农创客超6.8万名 “90后”“00后”占比过半

据统计,4月12日至14日,福田、皇岗口岸共查验出入境人员近70万人次,其中,入境外国旅客达4400人次。同期西九龙站口岸出入境外籍旅客近1.4万人次。14日出入境外籍旅客超6300人次,入境占比71%,同比2019年增长21%,刷新口岸开通以来单日出入境外籍旅客人数纪录。同日,深圳湾口岸也迎来自2023年以来单日出入境外国人客流新高,超4000人次。

东北“社牛”鹿落户西藏 有望成致富新“鹿”径

应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习近平邀请,俄罗斯联邦总统弗拉基米尔·普京于2024年5月16日至17日对中华人民共和国进行国事访问。两国元首在北京举行正式会谈,并共同出席2024—2025年中俄文化年开幕式暨中俄建交75周年专场音乐会。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总理李强同俄罗斯总统普京举行会见。

何以中国|从“骑毛驴上北京”到“乘着航母守海防”

一是持续深化“一带一路”国家重点领域合作,积极拓展全球伙伴关系。印发了《“一带一路”建设海上合作设想》《蓝色伙伴关系原则》《“一带一路”蓝色合作倡议》等一系列合作文件。与50多个国家和国际组织签署了海洋领域合作协议,为务实合作奠定了坚实基础。

相关资讯
热门资讯